表面洛氏硬度檢測法是在洛氏硬度檢測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兩者的檢測原理相同。由于普通洛氏硬度檢測所用的檢測力較大,不宜于測量較薄或經表面熱處理以及化學熱處理后試樣的表面硬度,于是,利用洛氏檢測法的原理,將初檢測力由 般洛氏所用98.07 N改為29.42N將總檢測力由一般洛氏所用588.4N980.7N1471 N 分別改為147.1N294.2 N4413 N。其壓頭仍為 120金剛石圓錐和規定尺寸的鋼球兩類,僅圓錐角Aa規定為±20'。
金屬表面硬度試驗方法現行標準為: GB/T 1818-94(代替原GB 1818--79)GB/T1818-94 標準參照采用了國際標準IS01024一1989(E)《金屬材料表面洛氏硬度試驗(15 N,30 N45 N15T30T45T標尺》。
原理
在初始檢測力F及檢測力的先后作用下將頭(金剛石圓鋼球)壓人試樣表面,經規定保持時間后,卸除主檢測力,用測量殘余壓痕深度增量計算硬度值
符號及計算公式
表面洛氏硬度檢則及計算公式所用符號及其含義見表 3 -6
計算公式:根據表面洛氏定義為在去除主檢測力 F后在初檢測力的殘余壓痕深度每0001 mm 為一單位表示。表面洛氏與洛氏的區別它的K 值都是 100(洛氏中用鋼球標尺是 130)。表面洛氏硬度計算公式為:
鋼球爪頭HR15T(30T、45T)=100 -e
金剛石壓頭HR15N(30N、45N)=100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