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度是材料力學中的一個重要指標,它反映了一個物質抵抗鉆孔、切削或刻痕等形變的能力。是金屬材料的重要性能指標之一。一般硬度越高,耐磨性越*。
硬度計是用來確定材料硬度的儀器,是物理和材料科學的基礎儀器之一。在各行各業都廣泛應用。廣泛應用于工業生產、科學研究、商品質量檢測等領域。在制造和加工領域也有著重要的應用。
硬度計的發展歷史
硬度的概念由德國物理學家布魯諾·博爾恩斯提出,他于1900年提出了硬度的定義和測量方法。最初,硬度是通過比較兩種材料之間的相對硬度來確定的,也就是將一個未知材料與幾個已知硬度的參考材料進行比較。
后來,人們發現這種方法不夠準確,無法得到**的測量結果,并且無法有效地比較各種材料的硬度。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人們開始研發各種硬度計來直接測量材料的硬度,這些硬度計被廣泛應用于材料科學、工程和制造領域。
早期的硬度計是通過對材料表面施加一定的壓力或振動,來測量材料的硬度。現代的硬度計則使用了各種的技術,如電子、計算機和毫米波等技術來提高測試精度和速度。
當前常見硬度測量方式
當前常見的硬度測量方式包括靜態和動態兩類:
靜態硬度測試:
該測試是指硬度計施加一定載荷靜態作用于測試樣本上的測試方式。通常有布氏硬度計、維氏硬度計、邵氏硬度計等。
動態硬度測試:
該測試是指硬度計施加一定載荷并在測試物樣表面不斷附著或彈射作用的測試方式。常見的動態硬度測試有洛氏硬度計。
在選擇合適的硬度計之前,需要根據測試對象的材質和形狀,以及所需測試的硬度范圍和測試精度,來確定的測試方法和硬度計。